本篇文章1288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上周途經中介門店,望見個大姐盯著海報直拍大腿:"這文案寫的,不買都感覺虧了!"湊近一看,某樓盤廣告寫著:"早上在陽臺澆花,順手摘了顆街坊家的楊梅"。你看,這就是軟文的魔力——用20個字勾勒出鄰里關系,比"容積率2.0"這種專業(yè)術語管用多了。
1. 把鋼筋水泥變成世間炊火
北京某樓盤做過對比測試:A版文案列了12項參數,B版寫"周末女兒在小區(qū)迷路了,被3個保安6個街坊送回家"。終局B版咨詢量是A版的5倍。記著,買房買的是生涯場景,不是建造圖紙。
2. 數據會撒謊,故事不撒謊
武漢有個名目把"綠化率35%"改寫成"天天晨跑都能遇見7種鳥",當月帶看量暴漲200%。當初人買房就像相親——先看眼緣,再看條件。
3. 讓顧客自己壓服自己
廣州開拓商在軟文里埋了個鉤子:"猜猜這棟樓住了多少鋼琴老師?"批評區(qū)霎時炸出67個家長探討學區(qū)房,比販賣說破嘴皮都管用。
維度 | 傳統(tǒng)廣告 | 優(yōu)質新聞標題 |
---|---|---|
閱讀時長 | 12秒 | 1分48秒 |
轉發(fā)率 | 0.3% | 4.7% |
到訪轉化 | 1:50 | 1:18 |
影象周期 | 3天 | 3周 |
杭州某名目用"這屆年輕人開始買養(yǎng)老房了"的軟文,三個月內40歲以下顧客占比從12%飆到37%。這說明啥?好故事能打破年紀結界。
× 坑1:把戶型圖當主角
——上海某豪宅寫"270°環(huán)幕視線",看房者來了就問:"能望見隔壁浴室不?"
× 坑2:跟風玩梗翻車
——成都樓盤用"絕絕子YYDS"被投訴虛偽宣揚,還不如老老實實寫"地鐵口的面館開了20年"
× 坑3:自嗨式吹牛
——"匠心鑄造"這種詞早過時了,換成"交房時發(fā)現開拓商在陽臺預留了貓洞"更存在殺傷力
× 坑4:疏忽平臺特點
——抖音要拍裝修師傅的技巧特寫,知乎得寫"月薪3萬怎么選改善房"
× 坑5:只會打價錢戰(zhàn)
——"直降30萬"不如"省下的錢夠給孩子報6年鋼琴課"
這時間你斷定要拍桌子:"說得輕盈,我咋知道軟文有沒用?"來,記著這三個土方法:
南京河西某名目用第二招,發(fā)現32%顧客是拿著軟文截圖來的,比電銷有效率多了。
知乎:寫"在北上廣租房10年的人怎么選首套房"(某篇獲贊2.3萬,帶來79組顧客)
抖音:拍"保潔阿姨眼中的豪宅秘密"(單條播放500萬,批評區(qū)求地址)
小紅書:發(fā)"閨蜜說我家像民宿,切實是89平剛需房"(珍藏破萬,開拓商被迫加推)
記著,在知乎裝逼會挨罵,在小紅書不P圖會被嘲,這事兒得拎得清。
小編觀點:
上周去友人新家暖房,她指著玄關柜說:"當時就是看了'能裝下200雙鞋的收納系統(tǒng)'才買的"。你看,好的房產軟文圖文片就像裝修時打的暗柜——表面看不出來,用起來真香。說到底,買房這種大事,顧客要的不是新聞轟炸,而是個能壓服自己的因由。與其吹噓樓盤參數,不如想一想怎么把樣板間的生涯場景,種進受眾腦海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