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085字,閱讀大概需要2分鐘
你知道嗎?一顆掛在枝頭的柿子要閱歷多少道坎,才可能變成會流心的琥珀色蜜糖?客歲雙十一,某直播間3分鐘賣出20萬斤富平柿餅,法門全在這篇軟文里藏著。
問:個別柿餅賣10塊,富平柿餅憑啥敢賣98?
看一看這一個對比表就懂了:
維度 | 個別柿餅 | 富平柿餅 |
---|---|---|
質(zhì)料 | 落地果混收 | 霜降后手工采摘尖柿 |
晾曬 | 攤曬5天 | 吊曬48天自然掛霜 |
糖度 | 22°左右 | 32°起跳 |
口感 | 干硬帶渣 | 溏心流漿 |
質(zhì)檢 | 作坊式生產(chǎn) | 16道工序全檢 |
客歲幫共同社寫文案,把"手工制作"改成"老師傅揉捏柿子的力度,比給孫女梳頭還溫順",咨詢量直接爆了客服電話。
問:制作流程怎么寫出高級感?
記著這一個公式:時間刻度+匠人特寫+五感轟炸。比如說:
見過最絕的文案,把質(zhì)檢環(huán)節(jié)寫成:"過檢的柿餅要在放大鏡下,能看清糖霜的雪花晶體"。
問:怎么讓城里人買賬?
試試這三板斧:
某電商更狠,教顧客用柿餅擺拍:"燈光從45度角打下來,糖霜會呈現(xiàn)河漢質(zhì)感"。
問:老字號怎么吸引Z世代?
看這一個爆款公式:
客歲某直播間把柿餅切片擺成愛心,配上"甜過初戀,不粘牙"的slogan,00后下單占比飆到47%。
問:為啥我的柿餅文案像商品仿單?
自查表收好:
翻車現(xiàn)場 | 改造方案 | 案例對比 |
---|---|---|
堆砌史實 | 用奶奶的口吻講故事 | "明朝貢品"→"小時間偷吃的滋味" |
只說甜度 | 關(guān)系生涯場景 | "糖度32°"→"甜到需要配苦咖啡" |
圖片含混 | 微距拍攝糖霜紋理 | 手機順手拍→單反棚拍 |
自夸無佐證 | 附檢測報告局部截圖 | "自然無增添"→"SGS認證第03852號" |
有商家因?qū)?防備咳嗽"被職業(yè)打假,改成"嗓子干癢時的溫順撫慰"后,反而成冬季爆款。
小編觀點:寫柿餅軟文就像曬柿子,急不得也懶不得。提議新手天天去菜商圈轉(zhuǎn)悠,聽聽大媽們怎么夸自家買的柿餅——那些"甜得齁嗓子""放半個月還流蜜"的大白話,才算是真金白銀的文案素材。記著啊,柿霜是西北風(fēng)刮出來的,好的文案是市井氣熏出來的,萬萬別端著寫。